“六弟,俺们这宗人府也不是公堂啊,哪有什么原告、被告之说?矛盾就这么过去了挺好的。”燕王微微一笑,悠然说道:“俺也只是旁听一下,抄抄《礼记》而已,二哥罚的也不重。” “对的,对的,老四说得不错,消弭家里矛盾才是父皇的意思。”秦王鼓掌,对楚王冷笑道:“咱们就是为两个孩子调解调解,哪里有什么原告被告,六弟,你回家好好管教管教永安王,让他在家里好好静静心,别那么满身戾气。” 话说到这个份上,楚王也不保什么脸面了,他阴沉着脸走下了台阶,狠狠一甩衣袖:“既然不是断案,那你的处罚我楚王府可不会执行!孟炯,我们走!” 永安王的脸色也是超级难看,🖅连忙跟上楚王的脚步。 等永安王路过自己身边时,朱久炎还不忘在来一番落井下石,很萌很纯洁地笑着问道:“敢问堂兄,何时将我那船的修理费用赔付一下呢?要知道,我那船也不便宜,用料有点讲究,不是那么好修,那可都是钱堆出来的……您要不方便也行,小弟过几天把修理账单送您府上去?” “朱—久—炎!我们走着瞧!有你哭的一天!”永安王脸色黑得都能滴出墨了,杀气腾腾地厉声大喝。 朱久炎叹口气,道:“好好好,下次让你更出彩、更风光,你永远是主角。” 楚王脸色隐隐泛青,目光狠狠瞥了永安王一眼,心中黯然一叹,这不争气的儿子,伤脑筋呀,这面子都丢了!还在这里讲狠话,出什么丑呢! “啪!”他狠狠地扇了永安王一记耳光,吼道:“还杵着干什么!嫌丢脸不够?还不给我滚回去!” 楚王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永安王满脸惊惧地捂着脸,赶紧跟了出去。 秦王跑下了台阶,像哄小孩似的问朱久炎道:“久炎吾侄,二伯还有些不放心啊,你父王真能听你的?还有你刚才说能帮二伯取胜,不知是怎么个帮法?” 朱久炎坑朱柏早就坑出心得来了,眼珠子一转,便计上心头。招呼秦王附耳过来,如此这般的一阵简短说明。 “嘿嘿,好。”秦王听完很是满意,一下把住朱久炎的胳膊,笑呵呵地道:“久炎啊!二伯对你是一见如故,以后应当多多亲近,有空你就来秦王府喝上两杯茶,二伯还有事,就先走了。” 说罢,他转身就离开了大殿,也不知要去忙什么。 书吏们也都躬身告退了,大殿里只剩下了朱久炎与燕王二人。 朱久炎当先朝燕王抱拳长鞠,微笑道:“多谢四伯刚才的照顾,久炎有礼了。” “自家人别那么客气。永安王自幼品行不端,官吏百姓尽知,你们之事乃因他先驶座船撞抢道,撞你而起,恕俺直言,他是🚃咎由自取。再有,他乃王庶子,身份上就应该对你让步,二哥断得没错,此事万不可姑息。四伯没有帮你,而是为天家声誉计。”燕王捋着胡须笑道。 朱久炎明白了一个道理:能成大事者果然深通厚黑学,偏袒帮我都能说成是为天家声誉考虑! 燕王与他虽有叔侄关系,但其实二人却是素不相识,燕王这样的身份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无缘无故,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出手帮助,只能是因为政治原因。 朱久炎很是客气的与燕王继续客套了起来,这两个人都深通太极拳精要,聊起家常来也是没完没了。 最后燕王实在
忍不住了,看着眼前这个滑不留手的小狐狸,目光露出几分玩味:“久闻不如见面,久炎果真是个神童,难怪能搞出那不可思议的淘宝商楼和柳林州码头。” 这刚寒暄就扯到了我的根基上去了?朱久炎可不想给燕王这样的猛人惦记上自己的立身根本,也不想燕王一直将注意力放在荆州。 他马上摇头苦笑道:“都是别人的主意,久炎就是捞点钱。还望四伯帮我守住秘密,别让旁人知道久炎参与了那些商贾间的卑贱之事。” 燕王眼中闪过一抹奇异之色,他的笑容很有亲和力,爽朗而友善:“四伯定当为你守秘。” 看得出来燕王很想亲近他。他笑得如同北方汉子般坦然,任何人见到他,都会发自内心的对他产生一种信任,因为他的笑容让人觉得很放心,很有好感,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没有心机的豪迈之人,这样的人最容易结交到朋友。 这或许就是人们说的领袖气质。 可朱久炎却打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旁人不知道燕王是何等样人,朱久炎可清楚明白。 过不了十多年以后,他将出乎意料地打败侄儿朱允炆,然后在京师百官的跪拜下顺利登基,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开创永乐盛世。 朱棣的治国手段成熟且狠辣,无论文治还是武功,比朱允炆强上数筹,在皇帝这个职业当中毫无疑问的是第一阶梯。 这是潜龙在渊的隐藏版boss。 这世上没人比朱久炎更清楚,藏在燕王那张豪迈友善的外表下,有着怎样一颗勃勃跳动的野心。 别看他现在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在亲近湘王府,坦坦荡荡,其实骨子里却流淌着丝毫不逊于乃父的狠辣心肠和残暴血液。 千万别想着跟一个帝王讲什么亲情,尤其是一个想大有作为的帝王,历史上的朱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朱久炎已经在想着怎么跟燕王相处了,因为他不能躲避,他现在必须亲近燕王,他们的阶级是一样的,政治立场也一致。 用句简单的话来说,湘王府和燕王府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朱允炆! 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这样,若不是湘王阖家自焚,在舆论和道义上为燕王争取了造反的时间,别说当什么永乐大帝了,他能不能好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毕竟,朱允炆是老朱指定的继承人,皇位得来的名正言顺,且手握朝廷百万大军,满朝文武,整个天下都是拥护朱允炆的。 燕王的造反史非常艰难,一点都不比老朱简单,不吝于另一次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