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头,粮商离开王家后,聚在一起商量。既然官府袖手旁观,他们要必须自救。
“不如,我们还是开仓卖粮吧?”
“对,是王县丞施压,让我们卖粮的。这样,我们也算对吴爷有交代。”
“我们不仅要卖,而且还要降价。你看夏家米铺,手段可厉害了,打着限购的幌子,不但把粮囤着,还博得好名声,连盗贼也不光顾她家。”
“那咱们也同价,每天限购三千斤?”
“我觉得可行,反正吴爷也不管我们死活,他是一点损失都没有,我们可就惨了,再不开门做生意,真被盗贼一把火烧了怎么办?再说百姓饿疯了,指不定光天化日都敢来抢,倒不如便宜点卖了。”
众人一致拍板,同意开仓降价,卖粮。
不过,卖粮归卖粮,无疑是饮鸩止渴,当务之急还是要将被劫的粮要回来,重新打通陆运,才能平息霖县的隐患。
众人抱团取暖,联名上书知县,言语恳切,愿跟官府共渡难关。
知县看到请愿书,倍感涕零,不顾危机性命的重伤,让衙役抬他去衙门办公。
他坐在简陋的竹轿上,面色憔悴,腊如纸白,神情乏倦。百姓看到知县腰上缠的绷带,已经被鲜血染透,刺红的让人触目惊心。
真是个好官啊,危重之际仍不忘百姓。
粮商本想向知县讨个说法,可看到陆庭修重伤上阵,满肚子的怒气顿时消了大半,默默让出一条道。
知县伤重,可办事效率出奇高。
很快,一枝梅的海捕文书,以及拾粮劝返书,贴遍城内各要道,用词犀利精准,态度恳切端正。
比起那帮不干人事的官吏,知县真是浊中清流。他说了,只要百姓及时归返拾粮,不追究任何责任。
虽然,粮商们没抱多少希望。可知县的作为跟态度,多少也宽慰了人心。
让人惊喜的是,在知县大人雷厉风行下,由甲长、伍长、保长等带领,出动民壮编制,不到半天的功夫就追回一万多斤粮食,归还给失主。
一万斤粮食不多,却让粮商看到希望,他们不但同意开仓卖粮,更愿意由官府调配。怎么卖,卖多少,全听官府的,大家守望相助。
本是焦头烂额的局面,谁知知县大人一出手,半天时间就井然有序,那帮趁机生事捣乱的属官,臊得脸都抬不起来。
他们还等着,看知县大人的笑话呢,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