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李岚就特别佩服陈英和李泉在教育方面的大手笔,虽然现在陈英和李泉靠收废品为生,钱挣的不多但是在教育这块却极为舍得。
就拿上初中这件事来说,李岚生活的北观镇是有自己的初中的,而且就在废品站旁边几百米不远。
但是镇上初中的教育水平极为有限,发展的春风好像没有刮到豫省的这个小村镇,初中毕业的学生寥寥无几。如果说初一一个班级能有一百多个学生,那么能读到初三的只有当初的一半,更别说考上高中的,剩下的一半大多在初一或者初二就辍学出去打工。
陈英受娘家那边的影响,固执地认为上学可以改变命运,对李岚三人的学习极为重视,而事实证明陈英是对的。虽然陈英初中没毕业,李泉更是只读到小学,但是靠着两人的坚持,后来李岚,李澄和李景雨都成功考上大学,即便都不是什么顶尖的大学,但是也算满足了两人的愿望。
因为对上学极为重视,所以在李澄小学毕业升初中的时候,陈英就在琢磨怎么给几人最好的教育条件,最终决定把李澄送到县城的中学读书。
李岚当时比李澄高一级,不过李岚小学毕业的时候陈英还并没有这个想法,所以李岚小学毕业后先是在镇上的初中读的初一。
当时还是个货真价实的初一生的李岚听到陈英的决定后当时就不乐意了,凭啥只让李澄去县城,我也要去!
当时的李岚并没有想那么多,想去县城也不是因为想更好好学习,纯粹是因为当时的县城在没出过镇子的李岚心里是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
不过李岚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单纯的原因却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李岚想象不到如果自己没有主动要求去县城读书的话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是和大部分人一样,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辍学在家或者出去打工,然后到了年纪就结婚生子,浑浑噩噩过一生吧。
好在当初李泉和陈英也不是偏心,本来也有让李岚一起去的念头,加上李岚说要去县城读书也同意了。
所以在李澄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李岚骑着小三轮把自己的桌子从镇上的教室里拖了回来,开始自己在家“复习”语文和数学。
咳,结果考县城里实验中学的时候两门加起来一百分都没考到,还不如一年前小升初的成绩。可以说一年小镇的初一生活李岚什么都没学到,除了学会看,并且一看就是十几年。
经过在实验中学的考试陈英和李泉也知道了李岚什么水平,顿时担心起自己大闺女无学可上。好在除了实验中学县城还有一个公立的县城一中,县城一中分数线比私立的实验中学低多了,最后让李岚擦线而过,有学可上,也让陈英和李泉松了口气。
不过解决完两个闺女上学的事情后两人又开始操心住宿的事情,实验中学是有宿舍的,这也是当时首先考实验中学的原因。而公立的初中主要是针对县城本地的学生,是走读的所以并没有学生宿舍。
周围虽然也有个人办的“民用宿舍”,不过环境堪忧,一个屋里摆着七八个上下铺,十几个学生睡一起,陈英和李泉有点舍不得孩子吃苦住这样的宿舍。
好在两人事先就打好了小算盘,去县城考试的时候说服了条件还不错的几个家庭一起去参加考试,到时候也好一起租房分担房租。
考试结果出来后,几家人经过一番考察看中了学校周围一栋三层的小楼,当时房租虽然低但是对几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不过咬咬牙还是能承担的起的,所以开学之后,李岚和李澄收拾好东西就去了县城的初中就读。
不过即便是县城的初中,读到初三的时候也只剩下李岚,李澄和赵欣欣三人,也是当初最坚定去县城里读书的两家人。
但是这个时候再接着住三层小楼两家人就有点负担不起了,找外人合住又担心安全问题,住民办宿舍又担心最后一年怕影响到中考,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结果就是两家人又在学校对面小区租了个三室一厅,还特意顾了人给三人做饭,不过在李岚印象中好像这学期开始就没人给她们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