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多册书,在这个时代是什么概念?
明朝皇家编修的《永乐大典》,一共不过收录了一万多册书籍。清朝的四库全书,也不过三万多册书籍。
甘奇的老爹也吹嘘自己家中藏书破万卷,堆得到处都是,但真要认真计算起来,哪里真能有一万本书?这个万卷书籍,更像是一个用来表示书籍很多的虚词。
而胡瑗,那是实打实有两万多册藏书在家。而且甘奇老爹的藏书质量,与胡瑗也不能比,胡瑗甚至有许多上古书籍,珍贵的孤本书籍,甚至还有许多历代名家大儒亲笔注释过的书籍,有些书,甚至一本都能卖上天价。
更是因为如此,老大儒胡瑗的衣钵传人,才如此重要,六十五岁了,遇人无数,胡瑗都没有说过要把家中藏书传与谁人的话语。
可见胡瑗对甘奇是如何看重。
这个事情有些大了,甘奇何曾想过自己不过是胡扯了几句知行合一、儒家本质,胡瑗就要把衣钵都传给他?
胡瑗,何等人物?那是胡子,死后要与孔子孟子放在一起受世人香火的人物,后人都会在他的牌位之后恭恭敬敬称一声“先儒胡子”。这种人到底什么地位?天下之师也,子孙万代之师也。包括皇帝。
甘奇若是成了胡子的衣钵传人,那就等于光环直接就笼罩全身,大儒之名立马附体,出门而去,人人躬身行礼,口称先生。甚至以后在说什么学问的问题,有人争辩,有人辩论,甘奇就是那个一锤定音的裁判,甘奇之言,几乎就与圣人之言差不得多少了。
好处太多太多。
但是问题也太多太多,因为那两万多册书,胡瑗是读透了,甘奇他压根就没看过几本。
这种事情,忽悠得了一时,如何能忽悠一世?想要变成“子”,想要让自己的话语成为权威,那也得有这个本事才行,靠忽悠?那就是异想天开。只会落得个名声扫地,成为笑柄。
胡子衣钵,接受得好,那就是时代的精神领袖。接受得不好,那就是万人唾弃,还谈什么做官?
甘奇知道事情轻重,连忙说道:“先生万万不可如此啊,学生何德何能,这两万多册书籍,还有先生的口义与著作手记,学生万万不敢受之。”
“你不是不敢受,你是懒,懒惰而已。懒惰者,岂能有出息?继往圣之绝学,这话也是你说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艰难?老夫这一辈子,都只是想继往圣之绝学,却也没有继承到万一,你身为后辈学子,既然立下大志,那就更应该终身勤求索,一刻都不得懈怠。”胡瑗语气有些严肃,表情也不太好看。
事情是真闹大了。
“学生当真受之有愧,学生胸中只有点墨,书也读得不多,哪里敢受得先生如此重托厚望?学生惭愧。”甘奇知道,这事情,他玩不转,来不了,干不下去。若真强行去干,后果就摆在那里。
这不是在剧院里给学生讲管理学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是要给全天下的人去说《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而且是权威发布,任何学问上的问题,任何儒家的理论,都要集中到这个身份上来。真正的大儒,不是那么好当的。
胡瑗陡然大怒,指着甘奇:“你你你……书读得不多,所以老夫才把一辈子的书都传给你,让你多读,让你多思。你……”
“先生息怒,学生年少,承担不下如此重任。”甘奇只能一个劲的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