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你缩?我拆!
站在归德门城楼上,眺望整个广州城,黑烟袅袅升空,灰雾迷蒙裹地,不知昨夜到底是什么光景。
“困守待援?真是自寻死路啊……”
李肆摇头慨叹。
昨夜内有韩再兴的“商军”冲击,学着李肆的兵放排枪,外有安金枝等人的收买,每个游击一千两银子,守南城的广东左翼镇标,也就是东莞镇标三个营的游击以为李肆的兵已进城,大势已去,又得了银子,带着部下全部跑路。
左翼镇总兵何腾林并没有来广州,这三个游击所带的左中右三营也只来了一半,总数还不到一千人。没全兵而来的原因也很简单,管源忠信不过他,只让来一半人帮着守南城。
有韶州镇的例子,管源忠当然信不过绿营。不仅信不过左翼镇,连广州城守协副将常通都信不过。尽管这两个带兵官和韶镇白道隆一样都是旗人,但他们手下的兵跟李肆的产业来往甚密,根本靠不住。也就是张文焕重新整顿过的提标,还有杨琳在肇庆的督标还能依赖。这两处人马接近万人,如果能在李肆破城前赶到,合他旗兵带旗人丁壮六七千人,未必不能败李肆于城下。
管源忠的预测很正确,左翼镇不仅跑了,城守协也都散了大半,常通带着二三百号残兵退守自己的协署,带着旗兵同守的参领感觉孤兵难支,不得不逃回旗人区,李肆不发一枪一炮就取了太平门。
这跟六十年前清兵攻广州可不一样,那时候是再明显不过的敌我之势,而此时李肆的势力在广州城里四处开花,特别是商人和南海县的巡丁。广州城里的寻常百姓也没觉得李肆是仇人,李肆反的是朝廷,又不会拿他们打杀。
可管源忠和旗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吃清廷的铁杆庄稼饭,那就得只能跟清廷绑在一起。
李肆之前得知军标攻将军衙门,特意要尚俊拦住,命他们退守西城南面,这个命令下得很及时,军标仓促组织,又是深夜,根本不可能攻陷将军衙门,不早点退走,大批涌来的旗兵就要包了他们饺子,进而向南封上归德门,再重新控制住太平门。
黎明李肆踏上已属于他的归德门,让俘兵带去书信。信里说,老管,念在咱们相识一场,给你和旗人一条活路,只要你们退出广州城,不为难你们。可管源忠始终沉默,旗兵用马车砖石堵塞旗人区的街巷,摆出了一副据守城内的架势。
广州的城池构造有些独特,宋有东西中三城,明时打通了三城,扩展了宋城北面和东面,同时新修了南城。但修南城的时候,保留了宋城的南城墙。清顺治时自南城东西又修了两道城墙直到珠江边,叫鸡翼城,严格说起来,广州城由南向北有三层之分。
太平门所通的南城,只是广州城的商业区,有点类似小日本城下町的意思,可南城面积不大,北城还是主体。
原本管源忠是想连南城都守住,可不仅他手下可信的兵太少,李肆的内应又太厉害。太平门丢了不说,北城西南的归德门也没控制住,只好缩回到旗人区。
北城也就是所谓的老城,旗人区就在西北角,整片区域,东南为广州将军府,西北为光孝寺,现在管源忠将所有旗人撤到了惠爱西街以北,数万人挤在从将军府到光孝寺之间的狭小区域内,想靠高墙街垒拖延时间,这里不仅有旗兵军械库,还有旗仓,要粮米有粮米,要刀枪有刀枪。
管源忠赖着不走,李肆感觉有些棘手。算上新兵,他手下也才七八千人,投身巷战,跟战斗意志还旺的旗兵对战,就算能胜,损失也会很大。广州城里还有不少顽固的满清官员在组织人手负隅顽抗,西边的杨琳和东边的张文焕肯定还要来援,最迟三日内就要到。到时候还没解决掉旗人,他就要三面受敌,这就该是管源忠困守一隅的依凭。
“旗人以哀兵之态龟缩死守,怕是有些麻烦。”
范晋亲往一线观察敌情,结果让他皱眉,他的担心公私都有,李肆理解。
“学不来老美的精确打击,就用上毛子的城管战术吧。”
李肆定下了战略,理解归理解,战火一起,死伤难计,范晋听了李肆的安排,没有一丝犹豫,跟着贾昊吴崖一同去组织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