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记得,当年军训的时候,中午吃饭前都要先唱歌。一群人顶着烈日,站在食堂前使劲地唱,唱得最大声的班先进去吃。到最后,那都不能叫唱歌,那完全就是在嘶喊、在吼叫、在咆哮了。拉歌则是调动情绪、调节气氛的好办法,它能打破沉闷单调的训练氛围,提高战士们的情绪,让大家保持高昂的斗志,并能增进官兵们的团结与友谊。
一中队唱完后,李啸带着二中队弟兄继续给他们加温:“一中队唱得好不好?”
“好!”
“妙不妙?”
“妙!”
“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
林文睿赶紧转移目标,高喊:“三中队,来一个——”
手下喊:“来一个啊来一个!”
“要你来!”
手下喊:“你就来,忸忸怩怩下不了台!”
“冲,冲,冲——”
手下又喊:“不要像个老公公!”
“快,快,快——”
手下再喊:“不要像个老太太!”
三中队只好也来了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完后又去拉二中队。训练场上高潮一波接着一波,官兵们的情绪持续高涨。
刘馨予一直站在队伍的后面,看着李啸领着部下拉歌的火爆场景,时不时也有些忍俊不禁。这个李队,脑袋里的创意和想法真多,和下属的关系也打得火热,手下的人还特别地服他。但刘馨予觉得,在李啸貌似灿烂的笑容背后,总是隐藏着那么一丝忧郁和孤独。都说女人的第六感,特别敏锐和灵验,在刘馨予的眼里,李啸在人群中就像一只背负着太多秘密的孤雁,这让她对这个男人又多了几分好奇心。
刘馨予想起了她看到的李啸的档案。原来她迟迟未到别动队报道,是因为严将军让她对别动队的几个骨干成员进行了秘密的政审。军统局一向对手下控制很严,对于招揽的部下,在出身、经历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事先都要做周密的调查。因为战乱,刘馨予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分别找到了几个人的档案,并做了细致的甄别与调查。
李啸来教导团之前,已更名换姓,上峰还特意让中统局高层,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份足于以假乱真的履历。从履历上,刘馨予没有看出什么破绽。李啸,出身达官显贵家庭,是孙文同盟会创始人之一的国民党元老李之翰的侄儿,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回国后服务于一四六团,一路升至团参谋长;在清剿红军的战役中,该团大多数官兵成仁后,李啸带着余部侥幸逃出;后出任国民政府驻英国使馆的武官,长达数年之久;回国后接任京师教导团团长一职至今。这份履历虽不能说是天衣无缝,但各种资料完备,看起来也是无懈可击,特别是一四六团不存在了,很多当事人也已为党国捐躯,查起来的话,线索已经很少了。虽然从文件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刘馨予总觉得李啸到教导团之前的经历稍嫌简单了些,只是资料确实太完整了,该有的全都有。